中国人崇尚读书,自古就有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、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之说。按字面和旧思想的意思是:只有读书才是最高尚的,其它都是低下的;读好书就可以考取功名夺得高等的富贵地位,名利双收,自然就享有金钱和美女的荣华生活而光耀门庭。不过真正的意义应该是古圣先贤对后人的指点、激励、要勤勉求学取得功名,成为栋梁之才的教导之言。 凡做父母都有“望子成龙”之切心,头等大事就是要子女读好书,这是做父母的最大安慰和希望。在六七十年代以前,读书人少,文化人不多,所以更珍惜读书。博白客家人有一个“聪明饭”的民间习俗,就是孩子六七岁时,在开始上学的第一天早上,父母就早早起床煮好“聪明饭”,叫孩子起床带到祖堂香案前,把聪明饭作为贡品摆上,焚香拜祖,向祖先神灵祝告某某名子弟今天开始上学,是祖上的光荣,要祖上有灵保佑自己的子孙从上学的第一天起,就读书聪明、专心进步,考试名高,以光宗耀祖。祈福完毕,接着撒下案上的聪明饭让孩子饱吃,大概是纳福受灵、吃了就兢兢业业读书聪明、功成名就的意思吧,然后再亲自把孩子在上课前送到学校交给老师。这是父母最重视孩子读书的一大举动,是一种美好向上的封建迷信习俗。 聪明饭由大米、小葱、豆腐组成。大米是温饱生力之源,在旧时如得餐餐饱有就是奢侈生活了;小葱通心青秀,生长快,代表聪明上进;豆腐喻为富贵象征。这就是聪明饭。 |
申请友链|博通网 ( 桂ICP备15002705号-1 )
GMT+8, 2023-3-23 19:51 , Processed in 0.037598 second(s), 29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3 Licensed
© 2001-2019 Comsenz Inc.